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当前速讯:不追求标准答案 学习就是探索成长

时间:2023-06-23 06:58:44来源 : 南方都市报

广东“省实”高三学生刘华君摘得第23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。

广东实验中学(下称“省实”)收获近五年来广东首枚亚洲物理奥林匹克赛金牌。近日,第23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落下帷幕。本次比赛有28个国家及地区参与,总参赛人数超200人。中国代表队由8名青少年组成,全部摘得金牌,创近五年来最佳成绩。其中一名金牌选手是来自广东“省实”高三学生刘华君,目前他已保送至北京大学物理学院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半路”学物理

学习要持续探索、不断成长

高高瘦瘦的刘华君心直口快,言语间无一不表达出对物理的热爱。“其实我当初上南山班的时候,是以奥数生的身份进来的。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对物理更有兴趣,就转而学习物理竞赛了。“看似轻描淡写,刘华君的一句话,却印证了他六年的坚持,一步步走向理想的实现。

“数学是我的工具,物理是我的方向。”刘华君表示,在省实的六年中,与老师、同学一起探讨交流是自己最大的乐趣和收获。他认为,学习绝不是追求标准答案、追求固有目标,而是一个持续探索、不断成长的过程。

选择竞赛这条路,就像在打“排位赛”。刘华君的关注点却不在此,相比“排位”,他更在意每次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,争取“下次做得更好一些”。去年,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,刘华君斩获金牌,并如愿进入国家集训队、代表中国参加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,一路过关斩将。在刘华君心目中,除了战胜对手,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,不被目标固化,一步步释放自己的潜力,踏上一个个新高峰。

谈及未来的学业规划,刘华君说,相较理论研究,他更倾向于投身应用领域。

学习习惯

每天学习8小时专注是关键

对于大部分身经百战的竞赛生而言,刷题、做卷子似乎已是家常便饭,但刘华君却不会只闷头在题海中。他笑称,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用功的学生,“我的生物钟很规律,每天都睡得比较早。一到点就感觉累了,需要休息。”刘华君对自己的作息规律有着清晰的认识,他认为,时间投入长并不是收获成果的必然,最重要还是增强专注度,提升效率。

在准备比赛的阶段,刘华君依然按照自己的作息“按部就班”地学习:每天早上9点开始做卷子,做三四个小时后,就去吃饭和午休;下午2点半继续学习,批改一下上午的卷子,把重点的题目研究一下;下午5点半之后吃晚饭和运动,晚上7点开始学习,到晚上8点半就结束学习。

他认为,保障睡眠充足、加上适量运动,有助于集中注意力,一天学习8小时就足够了。和普通学生一样,累了他也会打打手机游戏。

师生相长

学习更多是双向交流和沟通

“自律,是学习能力出色的孩子的共同特点。”省实物理教练组主教练艾永中说,除了杰出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之外,刘华君做事情还很有条理,也懂得节制。“我觉得知道你想做什么,这是最重要的事情,兴趣很重要,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。”刘华君说。

夜里,舍友们喜欢躺在床上兴高采烈地开卧谈会,刘华君却很少参与。“虽然很有趣,但我聊兴奋了容易睡不着,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。”他知道自己的规律,并懂得对后果负责。

省实物理竞赛教练李小铿称,刘华君是教师办公室的“常客”,老师晚上九点多下课,被他抓着讨论到十点多都是常有的事儿,甚至还跑去敲开校长办公室的门——拥有极强好奇心的他,热衷于提问,总是能挖掘到知识点背后藏得更深的内容,然后罗列出一系列困惑,积极找同学、老师讨论和请教。

对此,刘华君坦言,学习更多是双向的交流和沟通,不懂就要问。“有些同学会害怕老师,不敢提问,我觉得没必要,其实老师也希望我们能够多表达。”

人才培养

奥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

“奥林匹克竞赛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方式,学校很重视,在队伍建设方面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,有了这样的基础,人才才能井喷式发展起来。我们在师资和人才方面都有很好的积累,希望能够早发现人才,早培养人才。”校长全汉炎表示,为此,学校高度重视奥林匹克竞赛队伍等的建设,组建了专业化的竞赛教练团队,不断完善专业的竞赛课程。学制方面,除了初中高中一体化贯通培养的六年制竞赛课程,学校还特别设置了“0.5+3”竞赛课程。“0.5+3”竞赛课程从高一暑假开设专业的竞赛课程,为那些在初中没有系统学习过竞赛课程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。

近年来省实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不俗战绩,2020年省一等奖获奖人数为24人,2021年省一等奖获奖36人,2022年省一等奖获奖人数为41人。2022学年五大学科竞赛共获5金3银1铜。校方组建了专业化的竞赛教练团队。目前五大学科竞赛共有专业的竞赛教练27人,大部分教练都有较丰富的参赛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。教练本人通过竞赛获奖保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有10人,他们逐渐成长为竞赛教练的主力。

声音

知道你想做什么,这是最重要的事情,兴趣很重要,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。

学习更多是双向的交流和沟通,不懂就要问。

——刘华君

采写:南都记者梁艳燕摄影:南都记者马强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